龙井源 黑茶 大益孔雀沱茶:口感、保存与收藏价值解析

大益孔雀沱茶:口感、保存与收藏价值解析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大益孔雀沱茶,这一备受茶友关注的普洱茶品种。我们将从甲级沱茶的定义和特点开始,接着分析大益孔雀沱901和03大益孔雀沱的口感与保存方法,并探讨大益普洱茶的不同系列及其收藏价值。

大益孔雀沱茶:口感、保存与收藏价值解析

甲级沱茶:传统与品质的结合

甲级沱茶,作为云南茶叶的传统制品,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明代万历年间《滇略》一书中就有记载。这种茶由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精心加工而成,其外形条索肥嫩,芽叶完整,内质浓强度、鲜爽度和香气兼具,彰显了大益甲级沱茶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其色泽黄绿,条索紧细,用料等级高,汤色浅黄明亮,毫香馥郁,滋味醇浓厚实,稍显苦涩。生津强,香气主要以豆香为主,规格为100g/沱。在保存方面,甲级沱茶与其他茶叶有着质的区别,最佳保存方式为锡瓶、陶坛或瓷坛,存放于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异味的地方,不同品种的茶叶最好也不要存放在一起,避免异味。沱茶在保存时最好不再使用石灰石作为吸湿剂,以保证茶叶的品饮品质。

901孔雀沱与03孔雀沱:口感与变化的魅力

2009年大益901批孔雀沱茶,250克/沱,4沱/条,10条/件,是大益中高端茶品之一。此茶选用勐海茶区中壮茶箐作为原料,条索肥壮,压制较松,转化较快,香气由最初的高扬蜜香转化为淡雅的陈香,茶汤也转化为橙黄色。2010年孔雀沱茶,规格250克/粒,24粒/件,每一粒都有一个单独的盒子盛放。这款沱的存储环境较干燥,干茶有浅蜜香,但会微微带点外包装的纸盒味,紧压度适中,剥落8克盖碗冲泡。洗茶后杯底闻起来会有点转化慢带来的青感,微蜜香。汤色已显金黄,入口味酽,带点淡淡烟火味。茶汤喝起来微苦,生津回甘较为明显。

对于收到典藏孔雀的茶样,个人感受如下:

1. 涩轻苦轻,苦比涩明显,刚开始几泡出汤快的话,苦会不太明显。

2. 苦和涩化的比较快,回甘明显且比较柔和,能持续一段时间。

3. 香气明显,口腔味道有一定留存。

4. 喝了没有冒汗、打嗝、肚饿、头晕的感觉,茶气没有那么强烈。

5. 耐泡度还行,第8、9泡闷泡后汤色还能维持,但茶味有所减淡,苦味增强,回甘减弱。冷茶苦味更明显。

大益普洱茶的品种与收藏价值

大益普洱茶的品种繁多,包括易武正山、生肖系列(英雄骏马、龙腾盛世、善美祥羊等)、孔雀系列(银孔雀、勐海孔雀),还有勐海之春、银大益、金大益,以及低端一点的甲级沱、红丝带7432等。熟茶方面,则有金针白莲、勐海之星、龙柱圆茶、宫廷普洱、老茶头、7752熟茶等。值得收藏的茶有很多,如大益生茶中的普洱茶、龙井茶、铁观音等,它们都有着独特的口感和香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茶叶的品质会不断提高。

熟大益生下关:普洱茶界的标杆

在普洱茶界中,熟茶要看大益,生茶要看下关的生沱。大益的熟茶是云南普洱茶的标杆之一,因其山头正宗、树龄大、原料等级高和广州仓储存等原因,口感非常好,业界称为熟大益。下关的生沱是普洱生茶中的主要代表产品,香气足,口感好,很受大众茶客喜欢,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云南普洱生茶的标准。

2004下关甲级沱茶:稀有与珍贵

2004年大益甲级生沱定位高端,选料精细,仓储优异,口感稠厚饱满,老木香明显。加上多年来不断消耗,存量减少,是市面稀有难得的大益经典中期好茶。

大益孔雀沱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收藏价值,吸引了众多茶友的关注。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大益孔雀沱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对大益孔雀沱901、03大益孔雀沱或其他相关内容感兴趣,欢迎在本站进行查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