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一同深入了解大红袍茶的神秘世界,揭开它从采摘到制作的全过程。让我们探究大红袍茶为何适合在特定海拔种植,了解其独特的生长环境。
大红袍的生长环境
武夷岩茶享誉世界,元朝时期这里就设有御茶园,专门负责生产贡茶。(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其代表性品种大红袍更是岩茶中的佼佼者。)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北部的九龙窠,海拔600多米,这里的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岩缝中渗出的泉水滋养着大红袍,使其无需施肥便生长茂盛。每年的5月13日至15日,当地会有专人架起云梯上大红袍采茶,产量极少,只有几两,被视为稀世珍宝。
大红袍母树无人偷采的原因
为什么大红袍母树无人偷采呢?大红袍母树的价值极高,但其采摘过程十分困难,需要爬山等危险操作。(大红袍母树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采摘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同时市场需求较小,这些因素都使得大红袍母树难以被采摘。)一些采购大红袍的商家,为了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也会选择人工栽培的大红袍。
贵州采茶时间及茶叶种类
茶叶采集茶树的嫩尖制作而成,春天万物生长,才有嫩尖可采。(茶叶种类繁多,红茶、清茶、功夫茶等各具特色。)以大红袍为例,它属于岩茶中的上品,其制作工艺繁琐,口感独特。
大红袍茶叶名字的由来
关于大红袍的名字,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某朝某代,皇后生病多日无好,太子遵命寻方,途中救下一位老汉,老汉为报恩,陪太子在武夷山采下茶叶,太子日夜奔京,将茶叶煮汤给母后喝下,连喝几次痊愈,皇帝下旨赐大红袍一件,每年寒冬为茶树御寒。封老人为护树将军,世代袭职,每年采茶进贡,自此被称为大红袍。
大红袍的习俗与品质
大红袍因其稀有珍贵、茶香怡人而被誉为“茶中之王”,堪称国宝。(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香高而持久,耐冲泡。)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大红袍的传说,如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其所藏茶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丁显前来致谢和尚,问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丁显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
通过对大红袍茶的深入了解,我们不仅知道了其独特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品质特点,还了解到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大红袍,这颗茶叶界的明珠,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