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岩茶做青什么意思,岩茶做青还阳是最后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天青如水还是天清如水
1、没这个说法,瓷器里有天青色,但没有水青,岩茶做青有类似的概念,但不叫天青和水青。岩茶做青要掌握的最重要口诀是:“看青做青,看天做青”。
2、摇青时,叶子受到振动,相互摩擦,叶缘细胞损伤,水分与内含物由梗向叶运输转移。
3、静置时,梗脉的水分向叶肉细胞渗透补充,叶片呈挺硬紧张状态,叶面光泽恢复,能闻到明显的青气,俗称“还阳”。
4、到了后期,水分运输减弱,蒸发大于补充,青叶呈萎软状态,叶面光泽消失,青气消退,出现花香,俗称“退青”。退青与还阳的交替过程就叫作“走水”。“看天做青”,晴朗的北风天最利于做青,白天炎热,夜间凉爽。同时,也得把控室内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度三个因素。
二、肉桂茶是怎么制成的
1、武夷肉桂每年四月中旬茶芽萌发,五月上旬开采岩茶,在一般情况下,每年只采一季,以春茶为主。须选择晴天采茶,俟新梢伸育成驻芽顶叶中开面时,采摘二三叶,俗称“开面采”。不同地形、不同级别的新叶,应分别付制,采取不同的技术和措施。
2、采摘:驻芽中开面3~4叶采摘。根据肉桂品种营养生长较强、驻芽新梢形成较慢的特性。在大生产中,为了及时采摘,前期少量采小开面,中期大量采中开面,后期少量采大开面。采摘时间一般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以晴天午后3时采摘当天完成晒青,制茶质量最好。
3、现今制作,仍沿用传统的手工做法,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十几道工序。鲜叶萎凋适度,是形成香气滋味的基础,做青系岩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做青时须掌握重萎轻摇,轻萎重摇,多摇少做,先轻后重,先少后多,先短后长、看青做青等十分严格的技术程序。近年来做青多以滚洞式综合做青机进行。
4、晒青以均匀薄摊为原则。具体时间及程度“看青晒青”而定,以叶面光泽消失,叶质柔软,顶二叶下垂(或一叶下垂),青气消失,减重8%~12%为度。随即移入青间摊凉0。5~1小时,目的是散发热气和使叶肉、叶脉间水分分布均衡。
5、决定肉桂品质的关键性工序。做青间的环境温度22℃~25℃,相对湿度约70%,保持新鲜空气。做青既按“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武夷传统方法,又按肉桂茶青叶的特点,多次摇青(5~8次)。每次摇青次数由少到多,依次递增;摊叶厚度,依次拼筛加厚,使香气缓慢而充分地发展。凉青时间(即每二次摇青之间的相隔时间)先短后长。具体时间及程度依靠手、鼻、眼感官综合观察,标准为青叶手握如绵的弹性感;鼻闻青气消失,由清香转花果香;眼看红边程度三红七绿。整个过程约需8~12小时。
6、做青结束即投入杀青,要求最后一次摇青后40分钟内进行杀青,不宜堆放过久,以免堆叶发热引起发酵过度。锅底温度以250℃为适度。杀青程度掌握以香气显露、折梗不断为准。此时乘热揉捻至叶片成条。
7、分毛火、拣梗、足火三个步骤。毛火温度约130℃,时间12~15分钟。毛火后拣梗。足火温度约90℃,烘焙至茶叶含水量约6%~7%,即成毛茶。
8、足火后的毛茶是否需要复火,依不同销区消费习惯而定。如广东潮汕和山东北京部分地区,要求成品茶火功较足,毛茶须进行一道或二道复火(俗称炖火),第一次炖火80℃~90℃,6小时;特殊要求情况下,于第一次炖火后半个月进行第二次炖火,火温70℃~80℃,7~8小时,烘至茶叶含水量约5%。炖火后的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冲泡的特点,但足火所产生的香味型物质,经炖火后丧失殆尽!
三、武夷岩茶摇青多长时间
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摇青工序。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运动力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
四、岩茶走水什么意思
1、岩茶走水是指岩茶经过冲泡,茶汤流入壶中,如果茶汤呈鲜绿色并且清澈,茶味醇厚不苦涩,即表示茶叶品质好,口感佳。
2、这也是岩茶制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五、岩茶发酵几成
岩茶属于发酵茶中的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20%-70%不等。岩茶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制作工序包括凋萎(晒青、晾青)、做青(摇青)、杀青、揉捻、毛火烘焙、包揉、足火、烘干等。泡岩茶的具体步骤包括:备具(如紫砂壶、白瓷盖碗等)、投茶、浸泡(建议选用无污染的山泉水、井水等天然水为宜)、冲泡(使用高冲的方法,往茶壶里倒入90℃沸水)、品饮。岩茶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主产区为中国福建武夷山茶区。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较为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
六、岩茶加工工艺流程
1、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为鲜叶采摘(中开面采3~4叶)、晒青、晾青、二晒二晾或加温萎凋、做青、杀青、初揉、炒熟、复揉、水焙(毛火)、搧簸、凉索、毛拣、足火、团包、炖火、毛茶等工序,其中做青是武夷岩茶的关键工艺,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
2、条索卷曲肥壮,色泽乌润而碧绿,香气馥郁幽雅(岩骨花香)、滋味醇厚甜滑,饮后齿颊留香,独具“武夷岩韵”。
3、汤色橙红明亮,叶底柔软碧黄,红边明显,为乌龙茶名贵品种之一。
七、大红袍摇青标准
1、做青适度与否,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焦枯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
2、前期较嫩原料,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收缩面叶下凹的“汤匙形”,以手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
3、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影响。
岩茶做青什么意思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岩茶做青还阳是最后、岩茶做青什么意思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