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源 乌龙茶 岩茶种类_岩茶如何看出好坏

岩茶种类_岩茶如何看出好坏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岩茶如何看出好坏,岩茶种类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岩茶种类_岩茶如何看出好坏

一、岩茶酸味怎么回事

1、岩茶的酸味来自于茶叶中的鞣酸和儿茶素类物质。

2、鞣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收敛、涩口、防腐等特点,而儿茶素类物质则在发酵过程中被氧化成为酸味物质。

3、这些物质可以影响岩茶的口感和质量,同时也影响了饮用者对岩茶的喜好。

4、在岩茶制作过程中,酸味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5、过度发酵会导致茶水变得发涩,而过浅发酵则会影响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6、因此,岩茶制作的过程需要精确的控制以达到理想的口感。

7、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岩茶的酸味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8、因此,在饮用岩茶时,需要根据个人口味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

二、怎么喝懂岩茶

懂岩茶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和独特口感的中国传统茶叶。以下是一些喝懂岩茶的指南:

1.选择好的懂岩茶:懂岩茶通常以乌龙茶为基础,以闻名的武夷山岩茶最为著名。在购买懂岩茶时,选购新鲜、质量好的茶叶是关键。可以选择具备溢香、形状完整、颜色均匀的茶叶。

2.准备合适的器具:煮茶时,使用紫砂壶或品茗杯来准备懂岩茶。这些器具可以保持茶汤的温度稳定。

3.控制水温:懂岩茶适合使用90-95°C的水温冲泡。过热的水温会破坏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4.茶叶量控制:一般来说,每100毫升水使用3-5克的懂岩茶叶进行冲泡。

5.冲泡时间:初次泡茶时,建议进行短暂冲洗茶叶,将茶叶放入壶中,冲入热水并立即倒出,这样可以帮助活化茶叶。接下来的冲泡时间可根据个人口味而定,一般可以从10秒开始,逐渐延长至30秒以上。

6.多次冲泡:懂岩茶适宜多次冲泡,每次冲泡后茶叶散发出的香气和口感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可以尝试不同的冲泡时间和水温来体验和品味茶叶的变化。

7.欣赏香气和口感:懂岩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是其最大的特点。在品味时,留意茶叶所散发出的花香、果香、石香等味道,并注意茶汤的颜色、口感的饱满和回甘的持久性。

8.适度品尝:懂岩茶有一定的咖啡因含量,因此每天适度饮用,不要过量。

喝懂岩茶是一项享受过程,慢慢体会不同泡法和冲泡次数对茶汤味道的影响,并根据个人口味来调整冲泡参数。持续的品茗过程将带来独特的茶叶体验。

三、岩茶特点

岩茶主要有以下七个显著的特点。

1、形状:武夷岩茶质实量重,条索长短适中,紧结稍细,惟水仙品种,因属大叶种,条索可略粗,但力求纯净,整齐美观。

2、色泽:武夷岩茶呈鲜明之绿褐色,俗称之为宝色,条索之表面,且呈有蛙皮状之小白点,此为揉捻适宜焙火适度之特点。

3、冲次:通常以能泡冲至五泡以上,茶之原有气味仍未变淡者为佳,最佳者"九泡有余香、十二泡有余味。"

4、香气:武夷岩茶为半发酵茶,具有绿茶这清香与红茶之熟香,其香气愈强愈佳,且清新幽远者为上品,缺此不能称为佳品。

5、汤色:武夷岩茶汤色一般呈深橙黄色,清澈鲜丽,且须泡至第三、四次而水色仍不变淡者为贵。

6、滋味:武夷岩茶之佳者,入口须有一股浓厚芬芳气味,入口过喉均感润滑活性,初虽有茶素之苦涩,过后则渐渐生津,甘短期可口。岩茶品质之好坏,几乎全部取决于气味之优劣,韵味之醇淡厚。

7、叶底:良好之武夷岩茶,冲开水后,叶片易展开,且极柔软。叶缘可见银朱色;叶片中央之绿色部分,清澈淡绿,略带黄色,叶脉淡黄,即常言的"绿叶红镶边"。

武夷岩茶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具“岩骨花香”之特征。

四、怎样辨别六堡茶的品质好坏

1、辨别六堡茶的品质好坏,需要从外观、香气、滋味、叶底四个方面综合评价。

2、可以通过外观、香气、滋味、叶底等方面来辨别六堡茶的品质好坏。

3、首先,外观是评价茶叶品质的第一步,优质的六堡茶有紧实、匀整、色泽自然的特点;其次,香气是品评茶叶的重要指标,品质好的六堡茶应该有清香浓郁的特点;进一步,滋味是接下来要考虑的指标之一,品质好的六堡茶应该有回甘、甜润的特点;最后,叶底是评判茶叶历史韵味和发展趋势的一个指标,好的六堡茶叶底应具有匀齐整齐、质地嫩绿、大小均匀的特点。

4、当我们选购六堡茶时,还需考虑采摘时间、处理方法、保存方式等因素。

5、同时也要注意适量饮茶,避免过量饮用对身体造成负担。

五、武夷岩茶有哪些加工工序

武夷岩茶采摘一年大多一次,多则两次,为春茶加上冬茶或秋茶。鲜叶的采摘标准,以新梢叶生育全部完熟,即形成柱芽,俗称“开面采”(有小开面-中开面-大开面)

特早芽种(4月10日前后制作)︰凤凰单丛、八仙,早芽种:105、204、305、梅占〈本土茶里最早),中芽种:水仙、肉桂(5月1日-5月10日),迟芽种:雀舌、奇种。

让茶青失水变软(茶尖变弯,叶片没有光泽,失水率10-16%),此是形成岩茶香气滋味的基础之一。

日光、加温、室内自然萎凋(自然萎凋用得少)。

日光:竹席、布垫、水筛,20-30分钟,翻拌2-3次,效果最好,需要人手多,促进香气代谢,耐摇,有利于进一步释放香气。

加温:青桶(90型)质量较差,折损,不均匀。

武夷岩茶特殊品质的形成关键在于做青。这些细致、特殊的制作方法,是形成岩茶色、香、味、韵及“绿叶红镶边”的优良品质的关键。

摇青(做手)-静置发酵(晾青)交替进行机械:干青吹30分钟,湿40分钟,静置50分钟,吹20分钟,静置50分钟,吹10分钟...前期多吹少摇,后期多摇少吹。

同时要根据天气、品种、茶青长势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做到“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大叶种(水仙)多吹,小叶种少吹,放置时间、天气(晴/雨)、青间温度(20-28℃,26-28℃最佳)、湿度(50-80,60-80最佳)。

摇出青臭味停。青气-清香-花香-果香走水:茶尖重新挺起来。做空:水分吹干了,做干:一开始青间温度就太高,做青间空气(排气扇,开窗)。

炒青的目的科学而言是利用高温火力,破坏酶的活性,中止发酵,稳定做青中已形成的品质和纯化香气。

230℃(手伸进去,放不住伸出来)使茶叶热软,为揉捻提供基础条件,7-10分钟(7肉桂雀舌,10水仙)炒拉锅:叶子炒过了,黄掉,有烧焦味。捏茶叶没有水流出来,手上有粘腻感就ok。

影响茶叶外形、制率,有助于提高茶叶滋味7-10分钟(放松2次,2分钟,5分钟各一次)。

稳定品质,补足杀青不足,使茶叶可较长时间存放。

设备:烘干机(150度30-40分钟,2小时后再120度30-4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装袋)、焙笼(走水焙)、萎凋槽(有炭灰味)、香菇房精制(5道)。

9、风选(机械、人工)砂-茶-灰-绒毛

紧结外形,稳定茶叶品质,使茶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转化,提高醇味和厚度,岩骨花香特征。

机械130℃走40分钟出来,间隔20天,再烘一道(加20℃,铺20公分(薄一点))。

土焙窟〈(最常用)、铁焙窟、铁+土焙窟(省能源,可以比土焙窟长8小时)。打焙要挑出炭头和炭皮。明焙(火完全燃烧把灰盖上去),暗焙(火由上往下)省炭,有烟味几率大用灰的厚薄控制温度,记得留样,三小时比一次。

外山:三道成型法(走水100℃,20天后初火110℃,20天后炖火120℃)水底、叶底干净。

傍晚测温较合理,夹生青多焙两道,延长缓青时间,最后一道加温。焙笼加盖:及时测温病火。

六、如何分辨岩茶的好坏

火功上来看,轻火的茶叶颜色偏棕绿,中火、足火的茶叶颜色会逐步加深,高火的茶叶味黑棕色。刚接触岩茶的建议选择轻火型,资深茶友一般会选择中火、足火的岩茶。

从外形上看,正岩茶的叶片比较厚实、质量相对沉重,而洲茶则恰恰相反。如果用相同的盒子包装岩茶与非岩茶,通过称重可以发现,重者为岩茶,轻者为非岩茶。

好的岩茶不需要泡,一打开就能闻到一股浓厚的茶香,不是火的味道,那股味道绵长吸入鼻腔是很舒服的感觉。火功不足或者茶叶质量不好的茶,香气短暂,要么还有茶青的味道要么火味过重。好茶除了果香还会有花香、粽叶香、木质香等味道。

从滋味上,正岩口感良好,回甘特别持久,岩骨花香在口腔里停留的时间会更长;不好的岩茶味道偏淡,嘴巴里苦涩无回甘。

好的岩茶一般是甘苦与共,喝到第三道茶汤仍有浓郁的花果香味,耐泡味道长久。不好的岩茶不禁泡,颜色变淡后没有茶味只剩下水味。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岩茶如何看出好坏和岩茶种类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