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喝茶成为许多老年人的日常习惯,尤其是热茶,似乎能提供一种温暖的感觉。一些老人却发现自己的手脚仍然会感到冰凉,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喝热茶为何不能越喝越暖?这种矛盾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
体温调节与铁元素的关系
美国每日健康新闻网报道了一项来自美国健康保健协会的专家组研究。该研究指出,老年人在寒冷环境中调节体温的能力与他们的饮食中铁元素的摄入量密切相关。实验中选取的100名老年人,在一个月内仅摄入了医生规定的1/3的铁元素,结果体温普遍下降了0.5摄氏度。这表明,铁元素在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茶叶与铁元素的消耗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中医科陈建国教授指出,茶叶中的碱性物质会消耗人体内的铁元素。尤其是茉莉、菊花等花茶,以及龙井、碧螺春等绿茶,都具有一定的寒凉性质,进入人体后会带走部分热量,导致体温下降。日本的研究也证实,体温每下降1摄氏度,免疫力就会降低30%以上。大量喝茶可能导致铁元素流失,使老年人在冬天更容易受凉。
减少喝茶,提高免疫力
针对这一现象,专家建议老年人冬季应减少喝茶的量。如果实在难以割舍,可以选择性温的红茶。红茶具有祛寒暖胃、助消化等功效,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在喝花茶、绿茶时,可以加入一些红枣、姜片等食材,以抵消寒性。
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除了减少喝茶,老年人还应适当摄入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紫菜、豆制品和猪肝、瘦肉、蛋类等。多食用一些含热量丰富的食物,如羊肉、鸡肉、枣粥、虾皮蛋汤等,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老年人在冬季要注意合理饮食,减少喝茶的量,适当补充营养,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